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戰前臺灣的西方建築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Taiwan before World War II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蘭翔 
課號
ARHY7090 
課程識別碼
141 M14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樂學館211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分為兩部分一為討論論述舊臺灣總督府(現臺灣總統府)的建築史意義與去留問題。另一部份將討論西方最開始的現代建築起點的包浩斯學校之教育及其追求之建築為主題。前者將以系列演講的方式進行;後一部份以杉本 俊多 (著)《バウハウス―その建築造形理念 (SD選書 156) 単行本 – 1979/12/5》為教材。

「舊臺灣總督府(現任臺灣總統府)建築的去留」系列演講
壹、契機緣起
從1970年代起,在臺灣因臺北市要拓寬敦化南路,計畫拆除臺北市最古民宅的林安泰古厝,這促發了臺灣社會古建築研究保存工作的燎原之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臺灣建築學術界的大老故漢寶德先生,為了古建築之保存,開始進行臺北板橋林本源園林與其宅院、彰化孔廟、鹿港傳統店屋群的調查研究,到了1980年代有夏鑄九先生繼續從事林本源園林之硏究與修復,而李重耀先生也主持了《林安泰古厝拆遷計劃》。在1982年亦有國家法令《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制定,後來就有為數不少關於歷史古蹟的研究與保存工作接續在後,直至今日。
在1990年代以前,臺灣進行修復與保存的工作都聚焦在日治以前的閩粵臺灣漢人建築,當時非但忽視了原住民建築文化,對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儘管最具象徵性的舊總督府以新時代的總統府而被留下來,而其他的建築幾乎都被視為是民族受辱的象徵而逐漸地遭到政策性拆除之命運。到了1990年代後半,桃園日本神社因要興建忠烈祠而計畫將之拆除,臺灣社會再次為之譁然。這事件讓市民察覺過去伴隨自我人生成長的日治建築逐漸遭到拆除,引發自身的人生記憶也將隨之消失的危機意識。因此出現保存人生記憶依附體的日治建築的風氣,也逐漸成為臺灣古蹟保存工作的主流。究其原因,或許因為殖民時期留下了系統性的官方資料,另一方面就是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臺灣人而言,其就是活生生的記憶依附體,也因此促發了為保存人生經驗記憶的古蹟保存之熱潮。
在此若暫時不論原住民建築,在臺灣可以論述的建築歷史,其真實興建年代屬於清代以前的建築並不多,若再剔除日治時期的建築,那麼臺灣建築史的論述就變得淺薄。並且就如前述,日治建築是自然也是必然是生長在臺灣的人之人生記憶最重要的依附體。因此以作為生活記憶依附體之古蹟保存力道,擴及了過去被認為是象徵日本殖民臺灣恥辱的日治建築,而這也成為臺灣古蹟保存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這種將日治時期的建築視為恥辱的現象,又害怕臺灣建築史論述時的淺薄性與其必然是為生活記憶依附體之古蹟保存工作,日治建築的最高峰,亦即舊總督府建築就成為其矛盾性的最後一座山。這棟建築明明就是象徵日本殖民臺灣之民族恥辱,但從1950年開始,它卻被作為中華民國國家的最高政治象徵總統府,至今不變,也從未被質疑過。這或許對臺灣人而言,習慣了其在戰前與戰後存在的權威性而被溫存下來而不自覺。但是,在1996年經過全民直選而產生的總統,其權力來源已經不再是其權威性,而是經過一票一票授權的統治正當性。
究竟臺灣人是害怕其作為權威性存在的舊臺灣總督府(總統府)一旦被拆除,臺灣建築史的輕薄性就會更為具體地浮現?還是恐懼失去可以依附生活記憶之建築體?這兩種現象都是阻礙時代進步之障礙物。固然對於過去記憶可以依附在過去的建築體,但是若這樣現象是屬於一線之隔的故步自封,而將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新時代精神、不同於過去的新歷史侷限地綁在過去舊建築體上,這樣就將失去了未來取向的創造歷史之力道。
日本建築建築界以赤坂離宮作為揮別明治時期學習西歐建築階段的象徵,在新的國家建構時,以新的國會殿堂作為新國家創作的象徵;而與臺灣一樣經過日本殖民統治的韓國,卻在1996年拆除了象徵日本殖民時期的舊朝鮮總督府建築,興建了新的總統府青瓦台,但是今年就職的韓國民選總統尹賜悅,卻進一步將青瓦台視為舊時代帝王的象徵,不再用青瓦台當作現任總統的辦公室。
戰後的臺灣已經歷經有77年的時間,這段歷史裡有繼承殖民統治權威的獨裁權威,在這近40年來特別經歷了國家民主化的過程,但是臺灣建築界卻完全沒有討論象徵殖民統治與戰後獨裁權威象徵性存在之舊臺灣總督府,甚至將其作為經由全民選舉產生的總統辦公室,幾任民選總統都當進駐舊臺灣總督府辦公視為當然。但是,我們即使知道舊臺灣總督府建築的新時代意義之找尋與其去留問題,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容易經過短時間辯證即可獲得的結論,但是我們願意發出討論這棟建築與其思考其去留問題的先聲。

貳、演講系列
第一場
時間:2022年9月13日(二)早上09:30-11:30
主講人:張俁霖先生(臺灣大學藝史所博士課程)、吳瑞真女士(臺灣大學藝史所博士課程)、呂權豪先生(文史工作者)
講題:舊臺灣總督府(現任臺灣總統府)在臺灣建築史上的位置

第二場
時間:2022年9月29日(四)下午14:00-16:00
主講人:劉恩音女士(臺灣大學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講題:韓國人的古建築保存與對舊朝鮮總督府建築的看法

第三場
時間:2022年10月11日(二)早上09:30-11:30
主講人:王俊雄副教授(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講題:曾是臺灣最高統治領導中心建築的轉化與重生

第四場
時間:2022年10月25日(二)早上09:30-11:30
主講人:堀込憲二副教授(臺灣大學藝史所)
講題:舊台灣總督府建築與金瓜石神社

第五場
時間:2022年11月8日(二)早上09:30-11:30
主講者:黃志成建築師
講題:民間觀點的舊臺灣總督府建築之去留問題

第六場
時間:2022年11月22日(二)早上09:30-11:30
主講人:簡學義主持人/設計總監(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講題:對於新的臺灣總府建築設計的期待





 

課程目標
獲得西洋建築史的知識作為分析臺灣近代的建築樣式之基礎。 
課程要求
負責田野調查之資料蒐集與報告,期末繳交報告。

學生平常課程心得報告、田野個案資料蒐集與報告、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舊臺灣總督府(現任臺灣總統府)在臺灣建築史上的位置 
第2週
9/20  包浩斯建築序言 
第3週
9/27  原為調課至9/29下午2:00
韓國人的古建築保存與對舊朝鮮總督府建築的看法 
第4週
10/04  包浩斯「出発点の建築思想」 
第5週
10/11  曾是臺灣最高統治領導中心建築的轉化與重生 
第6週
10/18  包浩斯「造形教育」 
第7週
10/25  舊台灣總督府建築與金瓜石神社 
第8週
11/01  包浩斯「工作システム」 
第9週
11/08  民間觀點的舊臺灣總督府建築之去留問題 
第10週
11/15  包浩斯「形態システム」 
第11週
11/22  對於新的臺灣總府建築設計的期待 
第12週
11/29  包浩斯「建築空間システム」 
第13週
12/06  舊臺灣總督府(現在臺灣總統府)建築去留綜合討論 
第14週
12/13  包浩斯「バウハウスの到達点 残された課題 今日の位相――i 未来のバウハウスの可能性」 
第16週
12/27  期末報告 
第17週
1/03  元旦放假 
第18週
01/10  期末報告(期末考週)